鄧小平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小平 (1904年8月22日-1997年2月19日),原名 鄧先聖 :17 ,後由啟蒙老師改 名 鄧希賢 :8 ,生於 中國 四川省 廣安縣 的協興鄉(今 廣安市 廣安區 協興鎮 ) 牌坊村 :93-94 。曾是 中國共產黨 、 中華人民共和國 和 中國人民解放軍 的 主要領導人 之一。 1977 ...
歐盟的推手 —— 從世仇到密友的德、法關係初探 -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關於德、法關係的德文、法文甚至英文著作,可謂汗牛充棟,極為豐富,但中文的作品卻不是太多。因此,本文乃就近參考美國哈佛大學各圖書館中的一些資料,試圖將兩國關係的演變及影響給我國的青年學子作一個簡單的介紹,扼要的析述兩國是如何 ...
湯本論壇 湯本 : 中國需要在主權爭議中保持強硬態度 湯本 : 美國不希望南海規則成為中國的緊身衣 湯本 : 釣魚島與中日及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 湯本 :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與全球華人為敵 湯本 : 金正恩向何處去?
蔡東杰的個人資料 -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類別 專任師資 職稱 教授兼所長 授課領域 博士班:全球體系結構變遷之政經分析、世界和平專題研究 碩士班:霸權與世界秩序、東亞政經問題、第三世界發展問題研究、兩岸外交政策比較研究 學分班:近代國際關係史
文化大革命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化大革命,全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,簡稱文革,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於1966年的一場重大政治運動,即政治清洗,被廣泛認為是自1949年建國至今最動蕩不安的災難性階段,常被稱為「十年動亂」、「十年浩劫」、「文化浩劫」。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 ...
中共「對台政策」解釋與評估 --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 的指導方針,才能定出切實可行的政治決策。 第三是與現實的國際環境相適應:國家的政策不僅要依據本國的實際情況,還必須依據現 實的國際形勢,把握國際形勢的總趨勢和總格局。 大陸學者的論述提供我們了解中共中央在決策時基本的依據,但是對 ...
鄧小平新時期的外交戰略思想述論 - 人民領袖鄧小平 一、謀求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是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的出發點 從“以階級斗爭為綱”到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”,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。對外政策是對內政策的延續。鄧小平 ...
鄧小平外交思想中的國家利益觀 - 人民領袖鄧小平 國家利益是決定國家外交政策和對外行為的根本因素。這一點已成為當代國際戰略家們的共識。列寧曾指出:國家的內外政策歸根到底是由本國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和 ...
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述论--领袖人物纪念馆--人民网 2006年8月17日 - 一、谋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出发点 从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到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。对外政策是对内 ...
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 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措. 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. 許志嘉. (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). 摘要. 本文透過對中共外交政策文件的重要宣示與外交政策 ...